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1-12-31 15:04:01 点击:257

2021年,学院充分激发办学活力,确保“工作计划”与学院“十四五”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水平提升为目标,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努力形成学科体系更加优化,梯队结构更加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培养模式更加完善,科研项目与成果更加丰硕,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大大增强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政治建设,注重党建引领

2021年,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抓党建、聚焦打牢基础抓党建、解决重点问题抓党建,坚持和加强党对民办教育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院党委加强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书记讲党课制度。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推进“四抓两整治”。2021年,学院党委排查出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截至2021年12月,该支部存在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毕,并逐条逐项对照验收。加强思政课组织领导。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严防死守,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主动出击、果断作为,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

强化人才培养实现稳中有升

一是加强系部建设,完善专业设置。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专业建设学院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今年我们组织申报了“公共卫生管理”“婴幼儿保育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现代物流管理”4个专业,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基本建设。

学院紧紧围绕解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这两个根本问题,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帮扶下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通过“专家兼职授课,名校帮扶引领”的具体实施,我们有志于将其打造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重要的科研机构,打造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思想交锋交融的主阵地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各系部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实训力度,深化改革措施。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半年,马研部邀请书记、院长上讲台讲思政,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传承发扬体育竞技精神,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人文社科教学部以体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了第六届春季田径运动会。赛场上下,大家心齐了,情浓了,劲足了,校园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是加强平台建设,落实省部要求。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我们攻坚克难,完成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完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平台”的数据申报工作;完成了科技、人文社科、创新创业统计年报工作;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3万字的2021高职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的具体举措和主要成效。

是改革教育评价,坚持五育并举。学院严格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补充任务要点,细化落实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宣传引导,持续推进了学院教育评价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

是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就业能力。各系部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做实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工作。我们坚决遵循顶岗实习遵循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与专业对口,学院与企业签署协议3项基本原则。我们用自主实习单位接收证明,家长同意书,单位外安全住宿三方协议,校企生三方协议、点长负责,班主任管理,钉钉定位打卡等多项措施确保实习生权益和安全。

本学期,教务处组织2019级护理等4个专业486名学生集中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白银市中心医院、临夏州中医医院、兰州兰石医院、定西市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特克斯县人民医院、特克斯县中医院、新疆伽师县人民医院、伽师县中医院等17个医院参加为期8个月的顶岗实习;组织药学专业48名学生在惠仁堂药业众友药业、德生堂药业参加实习;组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80名学生在西安前进齿科、兰科院口腔门诊等医院和门诊参加实习。以上医院和企业均与学院签订了实习协议,实现了100%专业对口。

因推行“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改革,本学期,我院组织20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与管理、会计、铁道运营与管理专业共92名学生分别在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携程网等4个企业参加集中顶岗实习。以上相关企业均与学院签订了协议,专业对口90%以上。

此次实习,截至目前已经有115名同学与企业签署了就业三方协议,有63名学生赴新疆4家县级公立医院实习并就业。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是学生适应社会,主动作为,转变就业观的最好体现。

我们实习生从边疆到内地,从医院的手术室到企业的生产线,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体现着劳动者的光荣和青年人的才能,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践行着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每一个实习点,每一名实习生都是兰科院办学成果和育人效果的体现,他们是兰科院对外宣传的最好窗口。

是坚定抗疫信念,彰显使命担当。秋冬之交,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学院全体师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落实省教育厅要求,封闭管理、线上教学、防疫消杀、核酸检测全院师生同心协力共同构建起了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务处制定出台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组织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的总体要求、时间安排、工作措施、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我们带领信息中心和中国移动技术人员,逐一排查宿舍楼无线网络信号和宽带安装故障,利用10天时间,彻底解决了全院各宿舍学生上网问题。我们组织了84名教师,开展了96门课程的线上直播教学,2880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我亲自安排、组织外派王薇薇、李满等41名护理专业学生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奔赴兰州、临夏和张掖3地抗疫前线,积极投身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本次赴抗击疫情一线的实习生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谨记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履行“时有所需、必有所为”的志愿者承诺,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是坚持改革创新,落实扩招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安排,退役军人学院全面总结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截至2021年12月底,4次扩招总计录取了4272名学生。学生分布3个系17个专业。498人分批编入相应年度班级中全日制在校上课,占总人数11.7%;3784人实行弹性学制,参加线上线下混式学习,占总人数88.6%;3718人为退役军人身份学生,占总人数87%;554人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新型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占总人数12.9%。为切实最好这一新的生源群体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探索有效途径,制定改革发展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确保了人才培养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三、加强团建工作明确主题教育

2021院团委紧紧围绕学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着眼于青年团员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致力于团员队伍素质提,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振奋精神,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学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组织志愿者参加甘肃省大中专院校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在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进行为期10余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50余人赴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扫墓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2021年抗击兰州疫情防控期间院团委积极组织团学干部志愿团队在学院疫情防控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团旗飘扬的地方,总有青春闪光的身影。

健全招生体系拓宽就业渠道

2021年,学院主动开拓省外招生市场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规范操作、择优录取”的工作原则,以数据为依托,服务为基石,创新为突破,成果为导向,稳步推进招生工作通过五年一贯制转段综合评价、普通高考、高职扩招,共录取报到学生2445人,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

2021年,招生就业处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多措并举、全员参与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创新工作方法,共组织了206家企业通过专场招聘会和推荐学生双向互动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了2124个就业岗位。一次就业率达到85.05%。通过专升本考入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本科院校145人,升学率达到15.4%。学生就业工作的内驱力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边疆、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意识的逐步提高。

五、加强学生管理,落实三全育人

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学生处研究制订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辅导员管理规定》,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位一体”管理方案为核心,狠抓教室、宿舍安全卫生和上课、晚自习纪律,严格执行请销假、去向登记、学业预警、检查评比和奖惩通报等管理制度。以强化“三全”育人理念为目标指引,狠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日常行为养成,着力培育优良学风,大力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强化资金监管,助力学生发展

2021年,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制定了规范的奖、助学金评定程序和规章制度,构建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校奖助相结合的关爱体系,充分发挥了资助育人成效。

2021年春季学期,发放156.09万元,使1196名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资助。2021年秋季学期,发放440.795万,使2537人次学生获国家奖、助学金;2021年全年,指导帮助1104名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总计计885.91万元;2021年全年,21名在校应征入伍学生享受国家教育资助17.6万元;退役复学3人,申请学费补偿金额4.8万元。

七、加强安全保卫,创建平安校园

保卫处与各系、部、处室责任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加强联动,修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项制度开展校园维稳形势研判,校园维稳信息动态报送,组织消防、反恐防暴、防骗知识宣讲和演练活动。尤其是消防安全工作,在高新区社会单位消防户籍化管理系统中达到了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

疫情防控期间,保卫处组织师生完成2045剂次第一针疫苗,2032剂次第二针疫苗接种任务。疫苗接种为学院师生建立了基础免疫屏障,新冠疫苗接种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被属地党委和政府授予“疫情防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疫情防控期间,保卫处成立了120余人疫情防控志愿队,全天24小时进行以执勤巡逻,秩序维护、车辆管控,消毒消杀为主要方式的网格化管理在兰科校园里,校卫队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道安全的屏障。

、存在问题

(一)教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需要进一步加强。

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知识更新速度慢、经验交流匮乏、对教育教学不认真研究、教学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脱节的现象。

(二)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学生就业意识普遍不强,部分学生就业意向不明确,造成实际就业情况摸查困难,就业数据统计工作受阻。学生自主实习率、自主择业率高的问题,给学院实习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对就业工作造成大影响。

(三)优化师资,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专任教师专业分布不平衡,专业带头人配备不够年轻专业课教师缺乏经验,外聘教师管理困难。

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未达到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部分专业在校教学实训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建设水平与数量有待于提高。

教学管理过程有待进一步加强。

缺乏教学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少数教学单位管理人员存在规范管理意识不够,依赖性较强,随意性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六)“招生-培养-就业”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善。

(七)人才引育机制,教师长聘体系建设不明显,多元评价、多维发展通道还不通畅。

(八)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工作水平普遍偏低。

(九)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工作还需精细化,制度化。要充分体现人本特色和制度特色。引进质量评价体系,精细化考核,制度化指导,人本化执行。

九、下学年工作计划

(一)各系、各处室根据工作内容、部门职责和基本要求,发动本部门教职员工,坚持实事求是,重点围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全力推进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院领导与系部和处室联系点制度,协调推进问题整改工作。

(二)以课程建设为引领,切实推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健全专业和课程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切实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训课程为重点,做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四)再举全校之力,细化工作,充实基础资料,梳理难点问题,做好高职扩招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

(五)深入开展系统性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提升基于专业、面向社会的专业科研水平;基于课堂、面向学生的教育科研水平;基于科研、面向教学的教师能力水平。加强常态化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组织举办专题竞赛活动,力争弥补科研工作和技能大赛空白。

(六)加快引进专业发展急需、理论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专任教师,解决专业群师资队伍不均衡、新开专业师资储备不足的问题。

(七)坚决落实不同专业教师结合各自课程特征,既传授知识也重思想教育,实现言传身教融合统一,切实做好课程思政工作。

(八)加强国控专业筹备和申报工作。成立中医学、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筹备与申报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专业师资、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实习等筹备工作和申报工作。

(九)积极联系企业,把校企合作做实,做专,进一步落实校企双方教育合作责任。

2022年,学院将面临改革升级和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全院要保持旺盛饱满的斗志,保持敢打敢拼的冲劲,知重负重、任事担当,全身心投入工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2021年12月31日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