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发文

当前位置: 学院发文>

关于印发《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lanke 时间:2019-03-06 10:07:00 点击:6844

院属各单位:

经广泛征求意见,学院领导审定,现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各单位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制定落实工作要点的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2019年3月6日



       附件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2019年工作要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学院实际,高度重视学生诉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内涵发展意识、教学中心意识、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向内涵发展转变,管理工作由基础服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努力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一、完善党建体制机制,强化意识形态监管

1.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教育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宣讲活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网络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实施网络新媒体“在线引领工程”,把网络新媒体作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渠道。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教学单位党党组织进行调整优化,制定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严格以三会一课为重点的党内政治生活,选齐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实施学院教学单位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认真落实基层党委书记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健全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有效落实《学院“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制定流动党员和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提高党员管理水平。

3.加强思政主渠道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修订思政课建设标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话语权。要推进学院党建思政网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融合,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功能,严防极端宗教势力对校园的渗透及校园传教活动。

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4.加快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作进一步修订,优化专业课和公共课设置。要尽快引进、推行教务信息化管理,提教务管理质量。以提升办学层次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依托,继续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索启动慕课”“翻转课堂的建设。加大教改革研究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支持教师组建科研团队申报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完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遴选申报工作和省级教育质量工程相关奖项的申报工作。

5.提高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紧紧围绕医学类、机电工程类、管理类、服务类四大专业群培育专业特色,促进新建专业特长发展、错位发展。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能力与充分就业对接,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支持教学单位参与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统筹协调教学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依托各系部优势专业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发社会服务项目,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切实提高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6.深化校企合作。派出调研组赴中东部地区考察校企合作模式,论证确定几家大型骨干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积极开发企业资源,通过组建创建订单班、冠名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探索建立毕业生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衔接贯通机制,让专业对口和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稳定就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措施,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举办“放飞理想,圆梦牵手”2018夏季毕业生大型校园双选会,有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各单位、全体教职工要凝心聚力投入毕业生就业保障行动,通过全员参与,力争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5%的目标。加快推进校企合作,

7.加快推进课程改革。对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优化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结构。全面推行“双证制”,强化人文素质课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教材建设,组织专门团队有针对性地编写就业指导课等校本教材,积极探索与中国航天第十六研究所合作开发教材,力争实现校本教材有较大进展。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领导听课制度、教师评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8.加强教学研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加强科研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在争取省级科研课题工作上取得突破,填补省级科研课题立项过空白。紧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创办职业教育相关连续性出版物,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院学术影响力。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力争在“市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努力培育办学特色,加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

9.着力突破教学团队建设瓶颈。加大高职称高学历教师选聘力度,选强配齐专业带头人。充分调动和利用外聘教师中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制定校外兼课专家学者深度参与专业建设的实施细则,加快专业改革步伐。通过举办双师教师培训班,专业带头人培训班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好师资储备。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教师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在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师德考核,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维护师道尊严。

  四、提高招生工作质量,突破学院发展瓶颈

11.不折不扣落实招生工作“阳光工程”。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工作指示精神,强化招生工作红线意识,把依法招生、诚信招生作为基本原则,在招生计划管理、招生宣传、师资引进、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等诸多方面要做好充分保障,确保在校生规模突破2500人的目标,确保办学规模扩大后服务保障工作跟得上,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

12.制定“专业化、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2019年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要认真做好招生人员的培训工作,抓好生源网点建设工作,拓宽生源渠道。充分利用网络、移动端及线下各种媒介,编制好招生简章、报考咨询等宣传材料,加强对考生的报考指导工作,提高招生宣传的有效性、针对性。

五、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办学管理水平

13.规范行政运行体制。对各职能处室的职能进行细化,明确职能界限和工作细则,进一步强化职能管理,努力提高服务保障效能。推进院系两级管理,坚持管理重心下移,服务保障下移。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部门为单位列出制度清单,填补制度空白。

14.改革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安全目标责任制,学院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目标责任书》,加强过程考核,建立切实有效的过程考核体系,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制定学院紧缺人才的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班主任和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和发挥教学一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系统制定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六、以提升服务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15.加强就业指导。针对毕业生回生源地比例较高的实际,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就业政策宣传栏、编辑就业指导手册、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为主体,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指导力度,突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面向市场,按照院、系两级同步拓展、区域覆盖与行业布点结合、积极开发和优化培育相融合的原则,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6.举全院之力保障毕业生就业。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作用,认真制订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创新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把保障毕业生就业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全体教职工要凝心聚力投入毕业生就业保障行动,通过全员参与,力争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90%。

七、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保障水平

17.加强图书馆建设。启动图书馆规范化建设工程,增量馆藏图书期刊文献。完善图书馆软、硬件设施条件,订阅适合学生专业学习需要的报刊,开放阅览室,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服务保障水平。组织4.23世界读书日、“读者周末”等校园读书活动和 “读者活动月”等特色读书活动。积极开展读者利用图书馆知识培训,提高资源利用率,营造良好的校园书香文化氛围。

18.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办公“OA系统”建设,着力构建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校园网络工程升级改造方案,完成网络信息中心机房搭建工作,加快推进教务、学工、资产和图书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服务水平。

八、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创建平安校园

19.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风险管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严防死守强化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深入排查各类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矛盾和安全隐患,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加强消防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和重点敏感时段及节假日安全工作,坚持每月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20.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深入开展消防演练及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法制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建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校园安全日志,建立安全隐患销帐制度。坚决杜绝发生安全事故,确保校园安全稳定。